是的,白鹤梁石刻原本位于长江的水下,是在中国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的长江三峡段白鹤梁附近的岩壁上刻制而成的。这座石刻是在1960年代中国进行长江水电工程时,为了保护它而进行了水位调整后才暴露在水面上。在水下的时候,人们只能通过船只或者潜水才能近距离观赏。现在,白鹤梁石刻暴露在水面上,成为了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白鹤梁石刻原来并不是在水里的。白鹤梁是位于三峡风景区的一处岩壁,石刻则是在悬崖上雕刻而成的。随着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当地水位上涨,白鹤梁石刻也逐渐被淹没在水下。但在19***年,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石刻,中国***进行了保护性移位工程,将石刻移至离水面更高的地方,使其免受水淹的影响。因此,白鹤梁石刻虽然曾被水淹,但原来并不是在水里。
白鹤梁始刻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现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比1865年我国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文站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故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重庆市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相传唐朝时尔朱(ér jū)***在涪州今白鹤梁的江边修炼,后得道,在石梁上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
白鹤梁景观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原址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位于涪陵城北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是以石鱼作为枯水水标的古代水文站。梁上现存165段题刻,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枯水年的水文资料和大量历史名人的诗词真迹。透过23个圆形玻璃观察窗,能够清晰看到白鹤梁上古人留下的千年文字题刻及石鱼。
白鹤梁的沉浮讲的是为了完整地保护国家级文物——涪陵白鹤梁题刻,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试验,在否定了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理想的方法。展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他们为保护文物付出的巨大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