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曹雪芹纪念馆介绍,北京曹雪芹纪念馆介绍稿

tamoadmin 旅游推荐 2024-10-25 4 0

曹雪芹西山故里,真的还原当年正白旗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吗?

西山曹学芹旧居,是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博物馆。据说曹雪芹晚年移居在这里开始他的创作。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在这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里,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仿清代建筑。前排展室陈列有清代旗人的生活环境、曹雪芹在西山生活创作环境的模型、200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现及有关文章、书籍,其中包括发现题壁诗的摽狗缧鶖。

如果说曹学芹旧居真实的还原了历史,只是物理意义上的仿制还原,严格的讲没有生动再现当时生活的情景,并不算完整的还原历史,因为历史包括了时间,空间,人物,***,这些仅供后人参观纪念罢了,所以只能称之为“纪念馆”。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介绍,北京曹雪芹纪念馆介绍稿

感谢邀请。

曹雪芹的西郊故居,真的还原当年正白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吗?

我个人认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他的缅怀,敬慕和追思!若真能还原当年,这当然是好事。

曹雪芹是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他,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家。先祖为中原***,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风流富贵的生活。他的祖父曹寅曾是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做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居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过起了“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贫困生活。

曹雪芹性情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饮食均有研究,特别是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困苦,终于创作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这部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为中华民族,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又延伸出非常优秀的动漫,***,绘画,网游等作品,在社会上和学术界掀起了——红学研究和探讨。这一伟大贡献,是前无古人的!

曹雪芹即便家境沦落,依然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创作态度,创作了巨著——《红楼梦》!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而筑建的他的西郊故居,更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缅怀,追思他的地方!无论还原与否,只要有这个地方,个人认为,就已经满足了!还原不还原不重要,若能还原当然是好事。

这是我的个见,还请海涵!

曹雪芹(1715—1763)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江宁(南京)织造世家。曹雪芹满月时,连日大雨如注、四野沾足。叔父从《诗经》中取名“沾”,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芹溪处士,为蜚声中外的中国古典长篇***颠峰《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3岁时,叔父曹頫因***造办下江宁织造府长期挪用、***,造成巨额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后于乾隆九年左(1744)迁回香山正白旗祖居。曹雪芹为人清高,不媚世俗权贵。以致中年后家产散尽“满径蓬蒿”,度日艰难、以致“举家食粥酒常赊”,中年丧妻,历尽世态炎凉而落魄潦倒。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曹雪芹幼子因贫无钱医治而夭亡、极度悲痛、卧床不起,次年(1763年)除夕,因饥寒贫病交加不治而亡。凄惨命运与李、杜、柳永、唐寅等何其相似,读到此处不禁黯然泪下,更让我等羞愧.汗颜。

随着正白旗39号老屋墙壁题诗的发现,今天的北京植物园黄叶村,被认定是曹雪芹故居。 红学家们在此地搜集了大量关于曹雪芹的传说,和部分相关物件,证实了曹雪芹在此创作.生活直至离世 。1983年4月于北京植物园(原正白旗),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纪念馆。纪念馆为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相传曹雪芹在这里开始他的创作,馆藏曹雪芹身世有关文物、部分还原正白旗村曹雪芹生活时代场景,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现及有关文章、书籍,其中包括发现题壁诗等,以及《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曹学芹旧居现在己不可能还原二百年前当时的旗营生活历史,只是概念上的仿制还原而已,也不可能再现当时生活的情景。这里既有时代变迁的因素,更有趁炎附势世俗丑恶的因素:

***如当年有人给曹先生一些资助,可能他不会遭遇那么多人间惨剧,全家饥寒贫病而死!极可能留给我们下一部完整的《红楼梦》。

***如稍有两个同旗的文人留几篇有关曹先生的文字,对曹雪芹及《红楼梦》的考据认识了解就不会这么艰难。

曹先生及作品《红楼梦》的悲剧既是黑暗没落的封建王朝时代所造成;又麻木丑恶的民间世俗所造成!在这种环境谈何保留当时的文化特征!如不是巨著的巨大光环,当地有几人愿意记起他。只能满足新时代世俗需求和做为凭吊一代文学巨匠的作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