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时期
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则是这一时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权比较大。
经济:
1、农业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由于青铜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农具的使用依然很普遍;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
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被称为“官营手工业”。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商朝时,人们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也有了织机,能够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铁器出现;春秋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
3、商业:商朝时商业就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贝成为了一种实物货币;西周时,在较大的城邑都出现了市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的技术,此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发展繁荣。
文化:
1、文学
春秋末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战国时,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楚辞这种新的诗歌体裁;这一时期还有诸子百家的散文值得称道
曹丕代汉称帝是水到渠成的事,史书没有记载说曹操有什么临终遗言让他当皇帝,虽然如此,但曹操应该是支持子孙代汉的。《魏略》载,擒杀关羽后,孙权上书曹操劝他称帝,曹操笑对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他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啊。众臣听了,侍中陈群、尚书桓阶进谏说以大王之功,完全有资格当皇帝。《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敦也参与劝谏,曹操便回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出自《论语》的一则故事,有人问孔子你有一身本事,怎么不去做官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说孝道,在于孝顺和友爱,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出仕从政了,而做到这两点,事实上就已经在从政了,讲的是实质与表象。曹操的话也是这个意思,已经有皇帝的权力了,不必图虚名。
有趣的是后面的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如果真有这个福份啊,我当周文王好了。周文王姬昌是周武王的父亲,生时诸侯敬重,已据商朝天下大半,但仍守臣下本份,儿子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是默许子孙取代汉朝的,只要时机成熟则可。(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操一生历经迎汉献帝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内消灭袁术袁绍,杀吕布,平刘琮,破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汉家天下被曹操收拾得七七八八,于汉实有大功。曹操终其一生未踏出称帝这一步,并非不想当皇帝,只是形势所迫,人心故友等制肘,更多地是跨不过心理关。综观他的唯才是举和以法治国,这些打击豪族世家,淡化权贵影响力的措施,虽说在发掘社会贤能,何尝不是在挖掉汉家天下的基石?
汉家天下政治局面,在董卓之乱后就开始紊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皇后和皇子生杀予夺,目无君臣名份,从皇权的实际拥有上说,汉献帝已经成为一个傀儡,曹操才是皇帝,其杀大儒孔融诛名门杨修等事,都在为巩固魏氏的统治,挖掉汉家的根源而努力。有这些作为在前,不必亲自交代,曹丕自然会知道怎么办,就算是曹植继位也好,大势不可阻挡,曹家已退不下来了。而曹丕称帝,另一原因在于功劳德行不够,之前争储又斗得太狠,更需要前进一步以收服人心,封赏功臣,以慰人望。在称帝前,他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让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与世家豪族妥协,继而才接受汉献帝禅让当皇帝。
曹丕称帝的原因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以顺着几个***试着推断。
外部政治军事因素:
一、曹操已死,但在曹***前已征服乌桓、鲜卑等外部干扰势力。凉州以至河西走廊大片区域尽归曹魏所有。首先就解决了战马骑兵来源问题。其次,安定北方,无边关之患,占时可征发壮丁填充兵员不足问题。曹丕不必对此前一直困扰曹魏北方的问题伤脑筋。
二、这时的刘备,孙权都已在内部巩固了自己的地盘,虽然曹魏暂时处在权利交接的风险当口,但三家的势力刚好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谁也不可能贸然出手。
内部因素
一、曹丕称帝,可能是曹操的遗愿,但更多的是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导致的。当时的曹丕虽然已经承袭魏王,但内部因为在曹操时期诸子之间争夺魏世子头衔的矛盾隔阂仍在,且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曹丕借此称帝,一方面是当着天下人的面让刘协禅让给自己,证明自己所得位子更为合法,堵住悠悠众口,二来让那些觊觎或者说非自己派系的死了这些念头。曹丕称帝以后,就不是当魏王时可以的了,自己的兄弟就必须执以人臣之礼。而曹丕本身是没有多大的军事才能的,所以对曹彰这个从小跟随曹操上战场的弟弟是有忌惮之心的,而他对曹植,则更多的是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