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的历史变迁
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约30公里梅岭顶部,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之一。以下是梅关古道的一些历史变迁:
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时期。秦时设关,称为横蒲关[[2]()]。唐***四年(公元716年),朝廷为了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海外贸易,派遣张九龄开通梅关古道。工程历时两年,将一条羊肠小道拓展为二丈(6公尺)宽、用青石铺垫的通衢大道[[3]()]。
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和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广东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梅关古道在陆路上贯通了长江和珠江,形成了水陆联运的交通线,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7]()]。
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望梅阁重建,并更名为望梅阁。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明万因年间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2]()]。
梅关古道所在的梅岭,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因此,梅关古道被评为首批广东红色旅游示范基地[[3]()]。
梅关古道现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两旁遍种梅花,每当寒冬腊月,白梅、红梅、绿梅、腊梅争奇斗艳,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景赏梅[[7]()]。同时,它也是一处集红色旅游、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主的综合景区,融***、健身、观光为一体[[14]()]。
以上就是梅关古道的一些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