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模式
1.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定西市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这被称为特色种养扶贫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贫困农村的特色产业,最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9]()]。例如,定西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到148亿元,农民人均产业收入142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2%,近五年全市依托马铃薯产业直接带动脱贫4.1万户17.2万人[[12]()]。
2.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主要是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9]()]。
3.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是将自然***、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这种方式可以让贫困地区直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好处,提高其经济地位[[9]()]。
4."551"产业发展模式
定西市精心设计并打造产业扶贫“551”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并建立健全带贫减贫机制,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7+X”脱贫产业,着力构建集脱贫、巩固、发展于一体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形成贫困户多渠道稳定增收新格局。2018年,全市通过发展产业脱贫11.36万人,占当年脱贫人口的90%[[5]()]。
5."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模式
通过大力推广“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模式,引导贫困户加入农民合作社,把贫困户和合作社利益“绑”在一起,让合作社带着贫困户干,进行“抱团”发展。这种方式可以增强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其经济收入[[5]()]。
6.国有农发公司模式
通过***主导,全市7个县区全部组建成立了县级国有农发公司,在各乡镇成立分公司,共完成注册资金5.1亿元,实际运营资金3.004亿元。通过对接每个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股份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组建龙头企业带合作社联贫困户的模式。2018年实际收益1074万元,带动贫困户18815户,户均分红899元。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整合***,提高扶贫效率[[5]()]。
以上就是定西市在脱贫攻坚中的一些产业扶贫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目标都是帮助贫困地区和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